箴言第十七章

家庭與人際關係 ◎黃濠光牧師

「喜樂的心乃是良藥;憂傷的靈使骨枯乾。」(22)

本章有較多經文講到家庭,特別是三代同堂的家庭。前一章說:「白髮是榮耀的冠冕」(31a),是指祖父那一代。本章開頭說:「設筵滿屋,大家相爭,不如有塊乾餅,大家相安」(1),表示經濟環境差卻相處和諧,好過經濟條件好卻彼此有爭抝,可見家庭和諧比一切都重要。「僕人辦事聰明,必管轄貽羞之子,又在眾子中同分產業」(2):家裡面若有貽羞之子,即那些專做可恥之事的兒女,他們身為兒女是有特權,而僕人卻無特權;當僕人辦事聰明,反而兒女不長進,僕人的地位可以從卑微提升,去管轄貽羞之子,可見神並不偏待人。

「子孫為老人的冠冕;父親是兒女的榮耀」(6),是反映出三代同堂家庭的特別地位和榮耀。這裡亦講明長輩有崇高的地位。「朋友乃時常親愛,弟兄為患難而生」(17),所謂朋友是指大家趣味相投,才會結交為好朋友;朋友是可以選擇的,但兄弟卻沒有選擇。很多兄弟個性及愛好都不同,但當有患難,只有兄弟才真的會幫忙。譬如說,某人有腎病,需要有人捐腎給他,通常好朋友多友好,都未必會捐腎,但自己手足就有可能。「生愚昧子的,必自愁苦;愚頑人的父毫無喜樂」(21)及「愚昧子使父親愁煩,使母親憂苦」(25)都講到子女是愚昧的話,會帶給父母很多愁苦。

本章也講到與其他人交往的和諧關係。「行惡的,留心聽奸詐之言;說謊的,側耳聽邪惡之語」(4),指出人所講的說話往往是煩惱的起因。一個人聽得奸詐之言多,就會行惡;聽得邪惡之語多,就會說謊。「戲笑窮人的,是辱沒造他的主;幸災樂禍的,必不免受罰」(5):若看不起窮人而嘲笑他,等於侮辱神,所以我們不要歧視其他人。就算見到仇人或敵人遇有災禍,亦不要幸災樂禍。「遮掩人過的,尋求人愛;屢次挑錯的,離間密友。一句責備話深入聰明人的心,強如責打愚昧人一百下」(9-10):我們見到別人犯錯,應該有何反應?第10節說責備人,但第9節又說不贊成挑錯,反說應該遮掩人過,究竟應該怎樣?其實錯有很多種,有些是道德上的錯,有些是大錯,有些是無心之失。而責備人亦有兩個場合,一個是私下責備,另一個是公開責備。綜合這兩節經文,我們要責備做錯事的人,但不要公開張揚,亦不要雞毛蒜皮都提出來過分挑剔。

「分爭的起頭如水放開,所以,在爭鬧之先必當止息爭競」(14):分爭一旦爆發,就好像決堤,所以最好預先去止息;人與人相處,要盡快冰釋誤會。中國人一般都很少三口六面講清楚,有甚麼不愉快都藏在心裡面,忍到一個地步就全部爆出來,以致攤牌時都盡數過去的不是,把一切舊事全翻出來。為甚麼當初又不說呢?「喜愛爭競的,是喜愛過犯;高立家門的,乃自取敗壞」(19),意思是不要為爭競而吵鬧;高立家門即自高自大。

本章亦講到言語。箴言常叫人寡言,免得講多錯多。亦有講到錢財:「賄賂在餽送的人眼中看為寶玉,隨處運動都得順利」(8),這節其實叫人不要賄賂;「惡人暗中受賄賂,為要顛倒判斷」(23),意思也是一樣。「寧可遇見丟崽子的母熊,不可遇見正行愚妄的愚昧人」(12):丟崽子的母熊是指母熊失去了小熊時就會顯得特別凶猛,但都不如行愚妄的愚昧人。至於提到神的經文是:「鼎為煉銀,爐為煉金;惟有耶和華熬煉人心」(3)和「定惡人為義的,定義人為惡的,這都為耶和華所憎惡」(15)。

◆「喜樂的心乃是良藥;憂傷的靈使骨枯乾」(22),當我們為病人祈禱,要留心他們的情緒。人若有憂傷、怨恨、憤怒,就不會喜樂,結果百病叢生。所以要喜樂,有了喜樂,病也會很快痊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