馬太福音第廿六章36-46節

耶穌在客西馬尼園祈禱 ◎黃濠光牧師

「總要警醒禱告,免得入了迷惑。你們心靈固然願意,肉體卻軟弱了。」(41)

客西馬尼園在耶路撒冷城外,橄欖山下一個小園,耶穌在這一刻選擇到那裡禱告。祂知道自己很快就會被補,大事快要發生。祂選擇禱告,因為祂就快要受苦犧牲,這是一件不容易撐過去的事。從人的意願來說,沒有一個人會想受這些苦。耶穌是無罪的,不需要受這些苦,但祂知道神要祂喝這個杯,所以在最後關頭,祂要在自己的意願和神的旨意之中,作出選擇。這個選擇不容易做,所以要禱告。在我們一生之中,可能也會做一些非常重要的決定,如果做錯決定,便沒有回頭的機會,且會引起嚴重後果。內心因而會有很多掙扎,思緒混亂,不知道怎樣辦。這個時候應該禱告,與其花時間煩惱,不如花時間禱告。

耶穌帶住三個門徒去禱告,就是彼得、雅各和約翰。為甚麼是這三個呢?因為這三個人都親口說會忠於主及飲主的杯。彼得曾大聲說:「眾人雖然為你的緣故跌倒,我卻永不跌倒」(33)。他又說:「我就是必須和你同死,也總不能不認你」(35)。之前,雅各和約翰希望成為耶穌的左右手,耶穌就對他們說:「我將要喝的杯,你們能喝嗎?」他們二人同時說:「我們能」(20:22)。既然他們三人都這樣回應主,就在這個受難的前夕,耶穌帶著他們去禱告,結果這三個人絲毫感受不到主的憂傷,反而睡著了(40)。他們心靈上很想對主忠誠,與主一起受苦,但有心無力。耶穌說:「你們心靈固然願意,肉體卻軟弱了」(41)。我們同樣會犯這個錯誤,口頭上答應很多事情,但現實上很多都做不到。歸根究底,是我們不知道事情的嚴重性,以致疏於防範,未能儆醒。耶穌說中了重點,就是他們沒有儆醒禱告,以致入了迷惑(41)。如果我們知道所講的是一件不簡單的事,就不會輕忽,也不會隨隨便便,反是會格外慎重,非常小心。而禱告會使我們更清晰,不受迷惑。

這一段其實是教我們怎樣去禱告。第一,要知道禱告所為何事,並了解事情的嚴重性。第二,禱告要傾心吐意,耶穌坦白說:「倘若可行,求你叫這杯離開我」(39),將自己真實的感受說出來。第三,禱告要聆聽神的聲音,明白神的旨意。耶穌並非在大難臨頭時才禱告,祂其實時常禱告,一早知道神的旨意。第四,禱告是順服神,既然耶穌知道神的旨意,祂沒有勉強神去更改,而是甘心順服。祂說:「不要照我的意思,只要照你的意思」(39, 42)。第五,禱告可以很多次。耶穌為這件事禱告了三次,結果祂立志順服神,接受苦杯,有勇氣面對猶大的出賣,以及苦難。讓我們學習像主一樣禱告。

◆「客西馬尼」是壓榨橄欖、將油壓榨出來的意思;事實上,園內都是橄欖樹。耶穌在園內的心情是:「我心裡甚是憂傷,幾乎要死」(38)。這種極其難過的心境有如橄欖受到壓榨那樣辛苦,然而壓榨出來的是上等的橄欖油。究竟辛苦之處是甚麼?是「這杯」(39, 42)。「這杯」是受死的痛苦嗎?其實耶穌早知有這杯(20:22-23)。祂既然早知要喝這杯,準備好要死,應不會畏懼或退縮。所以,「這杯」應是與神分離,因祂背負世人罪孽,神離棄了祂(27:46)。耶穌從來沒有和父神分開過,現在卻因罪的刑罰而與神分離,是極其難受的。

◆昔日耶穌祈禱的客西馬尼園,現在是「萬國教堂」,裡面燈光暗淡,讓遊人感受一下耶穌憂傷祈禱的心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