馬太福音第十三章1-9節

耶穌講撒種的比喻 ◎黃濠光牧師

「又有落在好土裡的,就結實,有一百倍的,有六十倍的,有三十倍的。」(8)

在本章,耶穌用比喻講解天國的道理。耶穌並非時常用比喻,在第五至七章的登山寶訓,就沒有用比喻;在第十一至十二章講末日的審判,亦沒有用比喻。現在祂講天國,就轉用另一個方式。比喻就是以故事形式來說明屬靈的真理。比喻跟寓言不同,寓言中的一事一物所代表的都可以作出解釋。比喻就不同,比喻是注重中心的主題,所以解釋比喻應該從主題著手,不應該在細節上做文章。第一個比喻是撒種的比喻。

比喻裡面的種子是代表神的道,而田地代表聽道之人的心田,種子落在不同的心田裡有不同的生長情況。耶穌稍後解釋這個比喻(18-23),但從本段這九節經文中,我們會問:為甚麼撒種的人會亂撒種?為甚麼會撒在路旁?為甚麼會撒在石頭上?為甚麼會撒入荊棘裡?為甚麼都不撒在好土上?如果你是農夫,你會不會這樣浪費,將種子隨便撒,即使明知撒在不會生長的土地上,仍照撒可也。若是這樣想,就不明白甚麼是比喻。如剛才所說,比喻只著重主題,而不在細節上下功夫。如果這是一個寓言,就可以這麼問,但這個不是寓言,而是比喻。

因為人生活在不同處境,所以並非每個人都是好土,並非每個人的心田都容易接受神的道。如果神的道只給心田好的人,其他人沒有機會聽神的道,豈不是很不公平!從這個比喻裡,路旁的人有機會聽神的道,淺土石頭的人亦有機會,荊棘裡的泥土亦有機會。每一種人都可以聽到神的道,所以我們傳道不要有偏見。中國人說「有教無類」,在傳福音的事情上亦一樣。會不會有收成是另一回事,最重要是要到處撒種。我們傳福音就是撒種,只不過不是每一粒種子都會長大結果,所以傳福音沒有人信,我們不需要太失望。有時候是我們不知道聽道的人是哪一種泥土,如果是好土,就可以結果一百倍、六十倍、或者三十倍。如果你灰心不去撒種,你就會錯過撒落好土的機會。

◆有時我們很努力傳福音,卻很少人信主,內心會覺得沒有成績。但要記著,撒種有撒種的功勞,其實帶領了人信主,是因為前面已經有人撒了種,所以現在才能收割。因此,我們有時候是扮演撒種的角色,總而言之,「務要傳道,無論得時不得時,總要專心」(提後4:2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