馬可福音第四章1-20節

四種心田 ◎黃濠光牧師

「那撒在好地上的,就是人聽道,又領受,並且結實,有三十倍的,有六十倍的,有一百倍的。」(20)

耶穌講道常用比喻,是當時猶太教師常用的一種教導方法。比喻就是用周圍環境當中一些為人熟悉的事物,來說明屬靈領域裡的真理,目的是引起人對問題進行嚴肅的思考。本段經文講撒種的比喻。

耶穌的聽眾有兩類人,一類有心聽道,另一類無興趣聽。由於這兩類人都在一起,耶穌用比喻講道,對那些無興趣聽的人就有掩藏和審判的作用。對有心聽道的人來說,比喻就是傳揚天國奧秘的媒介。

對於認識神及明白真理的人,神有一個次序。首先是人必須要有信心,就是在心志上降服與順從,然後才可以明白真理的內容或奧秘。但是世人的次序是相反,就是先有知識的啟迪,然後才去考慮接受或不接受。所以人如果不首先有信心,神的真理就會隱藏起來。「耶穌對他們說:『神國的奧秘只叫你們知道,若是對外人講,凡事就用比喻,叫他們看是看見,卻不曉得;聽是聽見,卻不明白;恐怕他們回轉過來,就得赦免』」(11-12),就是這個意思。由於門徒已經對耶穌有信心,又順從耶穌,又肯去尋求明白,所以天國的奧秘就向他們顯明出來,耶穌也就解釋撒種比喻的意義。種子代表神的道,撒在四種田地上,即是四類人。

第一是路旁。有些人對神的道沒有一點興趣,聽了之後很快被撒但奪走(4, 15)。因此,我們要對付撒但,怎樣對付呢?其中一個方法就是行區祈禱,捆縛該地區的邪靈勢力,宣告及釋放祝福的話,叫人的心容易接受神的道。在行區祈禱中,我們為城市認罪悔改,削弱魔鬼的勢力。

第二是石頭地。有些人歡喜領受神的道,但遇到患難或逼迫便跌倒了(5, 16)。當有人信了主,我們要立刻栽培,使他們可以紮根,才可以抵受苦難,曉得為主受苦。過去拜偶像時,都是利用偶像去發財,在信主後或仍有利用神的動機,這方面需要更正。

第三是荊棘裡。有些人容易被思慮、錢財和私慾困擾(6, 18-19)。我們要教導真理,叫人不要為今生憂慮,不要事奉瑪門,還要逃避私慾。人若失敗了,我們要耐性等待他們悔改,重新接納他們。老年人最易憂心晚年的生活,中年人最易陷入錢財的迷惑,青年人最易惹上情慾的事,有了不正當、不健康的感情,就會忘記神。

第四是好土。好土是讓神話語的種子可以萌芽生長及結出果實(8, 20)。這裡說「那撒在好地上的,就是人聽道,又領受,並且結實,有三十倍的,有六十倍的,有一百倍的」(20),不同的倍數代表各人靈性程度不一樣,但有一個共通點,就是倍增。

◆地土沒有意志,但人有意志,要做哪一種地土,由自己決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