約翰福音第六章1-15節

耶穌行五餅二魚神蹟 ◎黃濠光牧師

「他說這話是要試驗腓力;他自己原知道要怎樣行。」(6)

耶穌用五個餅兩條魚餵飽五千人的神蹟,在其他福音書亦有記載。「那時猶太人的逾越節近了」(4),這是本書第二次提到逾越節,而第一次是在迦拿婚宴上將水變為酒之後(2:13),換句話,本章的神蹟與第二章相隔至少一年了。

耶穌餵飽五千人,所謂五千人是指男人,若包括女人和小孩,或會有過萬人。這麼多人是由於:「有許多人因為看見他在病人身上所行的神蹟,就跟隨他」(2)。神蹟奇事可以吸引許多跟從者,但各有各的動機,並非都為了福音。有些人希望耶穌能成為他們的政治領袖才跟隨耶穌(15),這個神蹟之後群眾跟隨祂是為了得餅吃(26),但當耶穌跟他們大談屬靈事,他們因沒有屬靈胃口聽不下去便離開耶穌(66)。神蹟奇事可以吸引人,但未必個個可靠和真心。

耶穌講道滿足了人的心靈,祂也不想他們餓著肚子離開。耶穌知道該怎樣做,但為了試驗腓力,就問他到哪裡買餅給那麼多人吃。腓力的反應非常理性,他立刻想到要用多少錢才可餵飽上萬的人,結果算出要用20兩銀子,這等於當時一個工人二百日的工資,而且這只是保守的估計,每個人只吃一點點。意思是說,從金錢的角度,根本沒能力去餵飽這群眾。我們做主的工作,會看到周圍有很大的需要,若從金錢的角度去看,就會覺得花費很大,不可能做到。腓力的眼光是看到自己沒有甚麼,既然沒有,就做不下去。

但另一個門徒安德烈就說有一個孩童「帶著五個大麥餅、兩條魚」(9a)。大麥餅是貧苦人的食物,生活條件較好的人會食用小麥餅。大麥是比較粗,而魚是指魚乾或一些醃過的魚。安德烈說:「只是分給這許多人還算什麼呢?」(9b),意思是杯水車薪,起不了作用。但至少他的眼光是看到目前有甚麼,將有限的資源帶到主面前。耶穌叫眾人坐下,然後祝謝,將餅和魚分給他們吃。神蹟就在分發的時候發生,餅和魚不斷增加,而且當人拿的時候是按照他們所需要的,胃口大的人多拿,結果還有剩下的,真是綽綽有餘。

這個神蹟有如下的教訓。第一,面對巨大的需要,我們不要看自己沒有甚麼,免得說不可能,反而要看自己有甚麼。第二,不要小看手上的些微,要將僅有的奉獻給主。神蹟之所以發生,是因為有人肯犧牲奉獻。如果沒有人奉獻,就沒有神蹟發生。行神蹟是神的工作,而奉獻是人的責任,人必須盡自己的責任去配合神。第三,奉獻五個餅和兩條魚的是個孩童,他不看自己微不足道,及所獻上的是杯水車薪,結果最不重要的人變為最關鍵的人。第四,耶穌的目的不只為餵飽人,也在訓練門徒,提昇他們,所以事奉不只求美好的成果,更重要的是事奉的人有沒有成長,有沒有增加信心的歷練;有時過程比結果更為重要。第五,剩下的食物不要浪費,我們作為好管家,不要糟蹋有用的東西。最後,群眾想擁護耶穌作王,祂就獨自退到山上,因為祂來是拯救世人脫離罪惡,不是來做政治領袖。

◆本段是本書八大神蹟的第四個,給人的改變是叫饑餓的得飽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