使徒行傳第廿二章

保羅觸碰了猶太人的禁忌 ◎黃濠光牧師

「主向我說:『你去吧!我要差你遠遠的往外邦人那裡去。』」(21)

保羅用自己的母語向群眾講話。首先他介紹自己,目的是要跟群眾認同。他生在大數,卻在耶路撒冷長大(3),因此他強調自己不是外來人,也可算是本地人。他受教於迦瑪列門下(5:34),是個很有名的法利賽人。接著保羅講到他未信主之前是怎樣的逼迫基督徒,後來他又怎樣遇見耶穌,悔改並受洗,以及怎樣奉差遣去傳道。

保羅信主後回到耶路撒冷,但不久主叫他趕緊離開耶路撒冷,因為猶太人不領受他的見證(18),但保羅回應主的說話中,其實他很想留在耶路撒冷向猶太人傳福音,理由是他曾經迫害過基督徒,還有分於司提反的殉道,而現在信了主,變成最有力的見證人(19)。他的意思是:他原是一個虔誠的猶太教徒,還逼迫過信耶穌的人,現在反過來信了主,熱心傳福音,豈不是向猶太人傳福音是最有效嗎!但主耶穌不同意,要他離開耶路撒冷,向外邦人傳福音。

當保羅提到外邦人,群眾就鼓譟,中斷了他的講話,並嚷著要他死。其實保羅並沒有帶外邦人入聖殿內院,但事情還未澄清,當保羅提到外邦人,他們就有情緒反應。「眾人喧嚷,摔掉衣裳,把塵土向空中揚起來」(23),這個動作是表示對保羅的厭惡和棄絕,認為保羅褻瀆了神,是該死的。群眾這樣喧嚷,千夫長由於言語不通,不知道發生甚麼事,亦不明白為何群眾對保羅如此反感。他便準備對保羅用刑,迫保羅講出事情的因由,但保羅立即表明他是羅馬人(猶太裔的羅馬公民),有這身分,在未定罪前不可以鞭打。保羅懂得運用其羅馬公民身分來保護自己。保羅的父母是羅馬籍公民,所以他出生後也屬羅馬籍。既然是羅馬人,這樣被捆綁並準備嚴刑拷打是不可以的。千夫長知道保羅有羅馬公民身分後也感到害怕(29)。

◆保羅向群眾公開演講作見證,當講到外邦人,群眾便反感。當年耶穌在拿撒勒會堂分享信息,當祂講到以利亞時代的外邦婦人(撒勒法寡婦),並以利沙時代的外邦人(乃縵),拿撒勒人就怒氣填胸,將耶穌趕出城,並迫祂到山崖(路4:25-30)。可見猶太人的狹隘觀念,鄙視外邦人,不要往來。他們認為耶和華是屬於他們的,與外邦人無關,猶太人沒有欠外邦人甚麼,外邦人於是成為禁忌。他們主張外邦人信耶和華的話,也要受割禮和守律法,但保羅主動走進外邦人中,不要求外邦人受割禮和守律法,觸碰了他們的禁忌,這就是他們痛恨保羅的原因,覺得他是猶太教的叛徒,是民族罪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