使徒行傳第二章37-47節

耶路撒冷教會的誕生 ◎黃濠光牧師

「彼得說:『你們各人要悔改,奉耶穌基督的名受洗,叫你們的罪得赦,就必領受所賜的聖靈;」(38)

彼得的講道令聽的人扎心。傳福音最終是叫人扎心,因為傳福音的信息是對人的心說話,並非只對人的頭腦。彼得的講章在結構上十分精密準確,又引用了舊約經文去支持他的論點。但一篇甚有條理的道能令人扎心,都是聖靈的工作。我們為主作見證傳福音,不是單叫人明白,還要叫人扎心,這應當是我們祈禱的目標。

所謂扎心,其實就是知罪、認罪和悔改,所以傳福音的目的是叫人悔改。有時我們講福音,講很多去證明耶穌的確存在,神是真實的,或教會生活是多麼的好,但偏偏不說人有罪,不呼籲人悔改。悔改的人要受浸,而聖靈是會進入悔改者的心裡面。

彼得對他們說:「你們當救自己脫離這彎曲的世代」(40),意思不是說人可以靠自己的本事得救,而是內心要決志去信耶穌,接受祂的拯救。耶穌已成就救恩,但人若不接受,是不會得救的。所以人肯悔改,就是救自己了。結果有三千人決志並受浸。

經文接下來是講到教會生活。信主的人要過教會生活,而教會生活成為人生活的整體,而非小部分。所以教會生活不是星期日上午,而是一周七天,耶路撒冷教會便是好榜樣。

首先,信主的人由120人增多了三千人,人增加了那麼多是不會亂,因為大家都順服使徒的權柄,恆心遵守使徒的教訓。使徒將耶穌講過的話教導給信徒知道,他們就接受,並且遵守。

第二,他們有群體相交生活,一起相處、祈禱、守聖餐和吃飯。這個一起當然不是三千人濟濟一堂,因為當時沒有這麼大的地方容納那麼多的人。他們是分成小組,在聖殿或信徒家中聚會。家庭小組由耶路撒冷教會開始,內容有吃飯、敬拜和聖餐,這種生活是天天的(46)。

第三,在財產方面,信了耶穌並沒有立刻令人富有,或解決了財務問題。有些信徒仍然貧窮、負債、缺乏,所以其他比較豐足的就變賣財產,分給有需要的人,凡物公用。聖經不是反對私有財產制,或贊成共產制度,但聖經說信主的人如果彼此有交接,就會互相照顧。凡物公用並非強制,而是自願。這種不自私的行為,再加上大家都歡喜,成為一個見證,得眾民的喜愛。

其實,耶路撒冷人見到使徒行神蹟奇事,又見這群信徒的生活方式大大改變了,初時是有懼怕,但後來就喜愛,最後自己都想信耶穌,主就將得救的人天天加給教會。

◆耶路撒冷教會的教會生活是成功的,自己歡喜,眾民喜愛,神的悅納更不在話下。教會生活包括了崇拜、奉獻、吃飯及相互照顧,氣氛是歡喜快樂的,因而吸引人加入。願我們的教會也是這樣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