耶利米哀歌第三章21-39節

要倚靠神的憐憫 ◎黃濠光牧師

「我們不至消滅,是出於耶和華諸般的慈愛;是因他的憐憫不至斷絕。每早晨,這都是新的;你的誠實極其廣大!」(22-23)

本段是本書的高峰,是作者信心的表白,他説:「我想起這事,心裡就有指望」(21),所謂「這事」,就是接下去的一段。

作者在前面都講盡各樣的慘事,現在他的心思已經開始轉換,想到一些關於神的永恆眞理。亡國雖然慘不忍睹,但當他看到自己和百姓仍然生存,沒有被消滅,就想起神的慈愛與憐憫。換句話説,審判並非神最後的判語,在國破家亡之時,仍然有挽回的地步,因為神的憐憫不至斷絕。「每早晨這都是新的。你的誠實,極其廣大」(23),「這」是指神的慈愛和憐憫,而誠實就是信實。耶利米每到早晨都知道神的慈愛和憐憫是新的。換句話,他今天可支取神的慈愛、憐憫和信實,清楚知道這是神的性情,就有把握說「耶和華是我的分」,要仰望神、等候神丶尋求神,深信神必施恩(24-25)。

因此,面對苦難耶利米有了新的詮釋,他看見受苦的益處,便說:「人在幼年負軛,這原是好的」(27),意思是人在年青力壯及需要管教的時候,接受神的責罰,本是好事。人應當完全接納和降服神所施予的審判。神雖然將苦難加給人,使人憂愁,但神仍要照祂諸般的慈愛發憐憫,因為祂不甘心使人受苦,使人憂愁(32-33)。換句話,刑罰並非神最終的目的,祂最終的目的乃是拯救。如果我們把刑罰放在一條線的中間,它之前是神在呼籲悔改,它之後是神的拯救。耶利米深深明白這個道理,所以他呼籲人要靜默等候神的救恩(26)。

這裡提及的苦難有兩種。第一種是不公義的苦難,是神看不上的(34-36)。另一種苦難是神命定的,就是人因犯罪受罰而受苦,人這樣受苦,就不要發怨言了(39)。當然,人可以訴苦,但不要發怨言,苦難多厲害都是有希望的,因為審判之後有拯救。

◆電影《密室》(The Hiding Place)描寫歐洲人在納粹德國的集中營受苦的情形。片中的主角天天受苦,但她卻抓住神的慈愛和憐憫。弟兄姊妹,當你受苦時,不要老是定睛在苦難上,思想要轉去想到關於神慈愛的本性,及拯救的計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