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城市求平安

緊貼神的心 ◎黃濠光牧師

聲音檔暫未能播放,請稍後再來!!

耶利米書大部分篇幅都是神給猶大人的警誡,申明所犯何罪,宣告審判,也呼籲悔改。可惜猶大人充耳不聞,最後國破家亡。先知這樣描述:「四月初九日,城裡有大饑荒,甚至百姓都沒有糧食。城被攻破」(耶52:6-7)。巴比倫人「用火焚燒耶和華的殿和王宮,又焚燒耶路撒冷的房屋,就是各大戶家的房屋」(耶52:13)。耶利米親眼目睹聖城毀壞,生靈塗炭的慘象,悲從中來,寫下了耶利米哀歌。耶利米書記錄神對人的說話,耶利米哀歌記錄了人對神的說話。

初次讀到耶利米哀歌是在突破影音中心實習的時候。突破的使命是服侍青年人,認同城市,而在八十年代初期,正值中英談判香港前途,焦慮氣氛瀰漫。中心同工都有集體靈修時間,一起研讀耶利米哀歌,將耶路撒冷比作香港。「先前滿有人民的城,現在何竟獨坐;先前在列國中為大的,現在竟如寡婦;先前在諸省中為王后的,現在成為進貢的」(哀1:1)。當時開始移民潮,為恐香港會像淪陷的耶路撒冷,變得凋零。

香港回歸快二十年了,至今沒有凋零。其實,耶利米哀歌不只論到城市,也是耶利米本人的心路歷程。他不是冷眼旁觀,乃是置身其中,百姓的痛苦也是他的痛苦。他說:「他用苦楚充滿我,使我飽用茵蔯。他又用沙石磣斷我的牙,用灰塵將我蒙蔽。你使我遠離平安,我忘記好處。我就說:我的力量衰敗;我在耶和華那裡毫無指望!耶和華啊,求你記念我如茵蔯和苦膽的困苦窘迫。我心想念這些,就在裡面憂悶」(3:15-20)。

我們沒有亡國的經歷,但遇上失意絕望的事,也會憂悶消沉。假若憂悶消沉是一種情緒病,我們對情緒病有沒有免疫力或抗病的能力?抵抗情緒病的能力要自小培養,讓小孩子活得開心快樂,這不只是遊戲玩耍,更是以樂觀的心迎向挑戰,以及勝過艱難後慶祝一番。開心快樂跟物質豐富沒有直接關係,貧窮生活也可以活得快樂。但窮人較易不快樂,因為貧窮會產生自卑感,自卑令人孤立和孤單,而孤單往往是不快樂的。貧窮也因缺乏而有不足感,不足便會埋怨,埋怨帶出爭吵,爭吵或會出手,弄到家嘈屋閉。聖經在這方面給我們有出路,首先教我們讚美神,將焦點集中於神,而非自己的問題。讚美是慶祝,讚美和慶祝的文化使人快樂,破解憂悶,止息消沉。聖經又教我們凡事謝恩,要知足,感恩和知足的心態抵消埋怨的習性。

耶利米在憂悶之餘,也發現了曙光。他說:「我想起這事,心裡就有指望。我們不至消滅,是出於耶和華諸般的慈愛;是因他的憐憫不至斷絕。每早晨,這都是新的;你的誠實極其廣大!」(哀3:21-23)。他想到不至消滅,是出於神諸般的慈愛。意思是,與其去惆悵沒有甚麼或失去甚麼,不如珍惜有甚麼,為現在擁有的感恩。對耶利米來說,他能夠生存下來,就是神彰顯了祂慈愛、憐憫和信實的明證。因此,他大有盼望,有勇氣面對每一天,因為每一個早晨都是新的。或許我們有陰霾纏身,但每天一覺醒來,知道是新的一天,就要有去舊迎新的信心。

耶利米失去了國家,但他卻領會說:「耶和華是我的分,因此,我要仰望他」(哀3:24)。有所損失是痛苦的,因為我們與所擁有的已連結一起,乃自己價值的所在。這就是為甚麼失戀和失婚是痛苦的,因為所疼愛的那一位捨自己而去,令自己有被丟棄的感覺,不受重視,不獲珍惜,毫無價值可言。我們要同情那些失戀、離婚、喪偶、釘牌的人,因為多年苦心經營的感情和事業都化為烏有,頓時自己失去生存的意義。耶利米的出路是:「耶和華是我的分」,國家已亡,摯友已死,但耶和華仍在,他不會失去神,仍有盼望。

由於每早晨都是新的,耶和華是自己的分,耶利米勉勵說要仰望並等候神。等候神是信心的表現,信得過神會出手作工。等候神是相信神的時間是最好的,祂從不誤事。小孩子若有所求,總是希望立刻得到滿足,不然就會吵吵鬧鬧。我們要教導小孩子等候,要延遲得到滿足,這就是delayed gratification,是成熟的表現。耶利米說:「靜默等候他的救恩,這原是好的」(哀3:26)。

他還說:「人在幼年負軛,這原是好的。他當獨坐無言,因為這是耶和華加在他身上的。他當口貼塵埃,或者有指望。他當由人打他的腮頰,要滿受凌辱。」(哀3:27-30)。我們要視苦難為神化裝的祝福,是神熬煉我們成為精金。耶利米活在艱難的環境中,他用正面的態度看待苦難,因此我們不要求沒有艱難,而是求勝過艱難的力量。現代以色列有缺水的艱難,迫使他們發明先進的濾水技術,及點滴灌溉法。以色列面對哈馬斯短程火箭的威脅,迫使他們發明了鐵罩防禦系統。以色列面對哈馬斯地道的攻擊,迫使他們研發偵察地道的技術。我們越能負軛,老我更多死去,基督的香氣越發馨香。耶利米深信:「因為主必不永遠丟棄人。主雖使人憂愁,還要照他諸般的慈愛發憐憫。因他並不甘心使人受苦,使人憂愁」(哀3:31-33)。

痛苦與艱難為何會臨到我們,有時是沒有答案的。但要謹記,神不甘心使人受苦和憂愁,因此,我們心裡要尋求神,祂必施恩。耶利米在極度痛苦中,領略了正面回應的態度:「我們當深深考察自己的行為,再歸向耶和華。我們當誠心向天上的神舉手禱告」(哀3:40-41)。越大的艱難,需要更恆切的禱告,禱告到領受平安,感到釋然,得著拯救。